不少病患對肺癌有許多迷思,讓人陷入恐慌甚至耽誤治療,腫瘤科醫師吳教恩拍片破解10大迷思;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肺癌是國內10大癌症死因之首,社會上充斥著許多錯誤觀念,讓病患及家屬陷入恐慌甚至耽誤治療。林口長庚腫瘤科醫師吳教恩拍影片「破解10大常見肺癌迷思」,以臨床經驗和科學證據逐一解釋,他並提醒民眾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吳教恩在YT頻道「腫瘤科吳教恩醫師」上發文分享,隨著醫療進步,肺癌已不再等於「絕症」,透過正規檢查、精準醫療與合適的治療策略,病人完全有機會延長壽命並維持生活品質。以下整理他在診間經常被病人問到的10大迷思:
迷思1:不抽菸就不會得肺癌?
事實:抽菸雖是主要風險因子,但並非唯一原因。空氣污染、油煙暴露及基因遺傳等,都可能導致肺癌。台灣許多不抽菸的女性也成為患者,顯示不抽菸也不能掉以輕心。
迷思2:肺癌只會發生在老人?
事實:雖然好發年齡多在長者,但臨床上也常見3、40歲的年輕人罹病,特別是非吸菸女性。基因突變是關鍵因素,年輕人同樣不要大意。當你有長期咳嗽、胸痛、體重減輕時,就要檢查。
迷思3:得肺癌就等於沒救?
事實:早期肺癌透過手術,5年存活率可超過8成。藥物與標靶治療的進步,也讓晚期患者能延長壽命、維持生活品質。有一些病患活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久,甚至擁有正常的生活,因為以前沒有篩檢,得到癌症都是末期,第4期只能打化療,但是現在我們有好的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很多早期的病人。
迷思4:肺癌會傳染給家人?
事實:肺癌是基因與環境造成,並非細菌或病毒感染,完全不具傳染性。家屬不必恐慌,更不能對病患有偏見。
迷思5:肺癌症狀明顯,發現就太晚?
事實:早期肺癌通常沒有症狀,提醒高風險族群(如長期吸菸、有家族史)應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才能及早發現。
迷思6:開刀會讓癌細胞擴散更快?
事實:沒有科學根據。手術是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專業醫師會嚴格控制操作,並配合後續化療或是標靶藥物,降低復發風險。
迷思7:癌症治療副作用比病痛還可怕?
事實:現代藥物副作用大幅降低,許多患者能維持正常生活。部分不適常是癌症本身引起,而非藥物導致。
迷思8:吃中草藥就能治癒肺癌,不用西醫治療?
事實:目前沒有任何中草藥被科學證實能單獨治癒肺癌。中醫可作為輔助,減緩副作用或改善體質,但不能取代正規西醫治療。
迷思9:肺癌病人不能運動或外出?
事實:適度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改善情緒及睡眠,甚至與預後改善有關。但需注意空氣品質與環境。
迷思10:基因檢測沒有用?
事實:基因檢測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工具。不同突變對應不同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差異極大,因此檢測能幫助選擇最合適的療法。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