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提醒,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機;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炎熱時,男性若感到下體搔癢、灼熱,甚至頻繁想上廁所,小心可能是尿道炎上身。泌尿科醫師陳忠佐提到,尿道炎不僅帶來不適,若忽視治療,更可能進一步影響泌尿系統與生殖健康,甚至引發腎臟感染,嚴重時還可能危及生命。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陳忠佐在臉書專頁「解鳥室《解決你的鳥事》- 泌尿科陳忠佐醫師」分享,男性尿道炎常見原因。

水喝不足:身體缺水讓尿液濃縮,細菌更容易滋生。

細菌感染:性生活衛生不佳、憋尿或尿液殘留,都是細菌滋長的溫床。

作息不規律:熬夜、免疫力下降,讓細菌有機可乘。

包皮過長、包皮龜頭炎:若包皮過長且清潔不完全,容易引發包皮龜頭炎,細菌也更容易藉此進入尿道,增加罹患尿道炎的風險。

忽視後果更危險

陳忠佐表示,若對尿道炎抱著僥倖心態、不積極治療,除了造成上泌尿道感染之外,還可能引發攝護腺炎、睪丸與副睪炎。細菌更可能沿著尿道向上蔓延,引發急性腎盂腎炎(症狀包括腰痠、腰痛、發高燒),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陳忠佐提醒,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灼熱或疼痛等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並遵循醫囑治療,避免拖延導致病情惡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希望之声2025年8月21日】(编辑:李智) 炎炎夏日想消暑,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一杯冰凉的柠檬水!台湾国健署在脸书专页「食在好健康」提醒,7-9月正是柠檬盛产期,此时的柠檬不仅价格亲民,入菜更是「健康小帮手」,能去腥提味增添香气、减盐更健康;同时补充维生素C,抗氧化、助铁质吸收、护心血管。

国健署说,柠檬酸爽的香气不只解渴,还富含维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能促进铁质吸收、帮助维持免疫力。国健署也建议,日常料理中适度加入柠檬,不仅能增添层次风味,还能减少盐分摄取,对心血管健康更加分。

柠檬 (pixabay)

柠檬入菜「小魔法」:让料理更清爽健康

去腥提味:鱼肉、鸡肉加点柠檬汁,马上清爽不腻。

增添香气柠檬皮磨碎后加入酱汁或甜点,层次更高级。

●减盐更健康:以柠檬酸香取代部分盐分,减钠饮食一样美味。

柠檬   (pixabay)
柠檬 (pixabay)

从经典的柠檬鸡、柠檬义大利面、烤蔬菜佐柠檬酱,到夏季必备的蜂蜜柠檬水、柠檬醋、柠檬优格酱,都能轻松变化。国健署提醒,吃当季、选在地,不仅能享受最新鲜的食材,还能省荷包。趁著柠檬盛产期,把这一抹酸香带进你的厨房,清爽、健康又美味。

责任编辑:李智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研究表明,久坐基因風險越高的人,每天坐著不動的時間比常人多出30分鐘,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平均高出20%;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久坐已是常態,長期下來恐影響健康。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表示,久坐不只是文明病,也可能是基因病。國外有研究指出,久坐基因風險越高的人,每天坐著不動的時間比常人多出30分鐘,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平均高出20%。

吳易澄於臉書專頁「吳易澄醫師-運動醫學 復健醫學」發文指出,久坐行為(Sedentary behaviour)泛指清醒狀態下,消耗能量小於1.5METs,並處於坐姿、躺姿或斜躺姿勢的活動。現代人清醒時間中有超過60%處於久坐狀態,在休閒時間看螢幕(LST)是最常見的久坐方式,尤其下班後看電視、滑手機等,是最常見的久坐行為。

研究:有久坐基因更易得心血管疾病

吳易澄也分享,久坐不只是壞習慣,還可能是來自「祖先基因」的安排。芬蘭與挪威的研究人員利用超過33萬人基因資料,開發出一種「多基因風險分數(PGS)」,用來代表一個人有多高的「久坐傾向」,然後追蹤這些人是否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腦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基因風險越高的人,每天久坐時間多出30分鐘,心血管疾病風險平均高出20%。例如:高血壓風險上升35%、心肌梗塞風險增加26%、中風風險提高19%。此項研究結果在芬蘭和挪威都一致,證實有「跨族群」的穩定性,亦即不動、運動少,導致心臟病。

DNA非罹病唯一關鍵 不愛動才是

吳易澄說,高基因風險者不只是坐比較久,他們的每週運動量(用 MET 計算)也比較低。換句話說,這些人並非因基因直接得病,而是因為不愛動,才導致疾病風險上升。

過去的演化史上,節省能量是有利的(以前打獵完要保存體力)。但到了現在這個「可以一直坐著滑手機」的時代,這些基因反而變成健康殺手,形成「演化錯配」(Evolutionary mismatch)。

對此,吳易澄也強調,即使有久坐的基因,並不代表命中註定得病。多動一點、少坐一點,就能改寫健康命運。他列出幾個有效的健康策略,包括:及早找出高風險族群設計客製化的運動介入改變環境,設計自然「逼自己動起來」的生活方式、社交型運動活動+激勵機制會更有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DCDC植髮醫療團隊主治醫師柯博桓說,雖然台灣的植髮費用較高,但你買到的是完整的醫療保障、專業的術後照護,以及出問題時的法律保護;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看到網路上中國植髮的低廉價格、成功的案例,心想「同樣的手術為什麼要花兩倍的錢」?DCDC植髮醫療團隊主治醫師柯博桓提醒,植髮不是購買一般商品,不能只看價格,這是攸關你外貌和健康的重要決定。雖然台灣的植髮費用較高,但你買到的是完整的醫療保障、專業的術後照護,以及出問題時的法律保護。

柯博桓在臉書專頁「髮柯醫師 皮膚科 柯博桓醫師|台中台北植髮專業 雄性禿 生髮推薦」發文指出,植髮手術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業和精密操作的醫療手術,中國的植髮市場雖然價格低廉,但許多診所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關鍵環節偷工減料。無菌操作不確實、器械消毒不完全、手術環境不達標,這些看不見的風險會讓你面臨感染、疤痕、甚至永久性毛囊損傷的危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中國植髮診所的「醫師」可能根本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資格。有些甚至是由技術員或護理人員執行手術,而不是真正的整形外科或皮膚科醫師。

柯博桓說,當植髮手術出現問題時,後果比你想像的更嚴重!首先,感染會導致移植區域發炎化膿,不僅會影響植髮效果,還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疤痕和毛囊壞死。這種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回台灣進行修復手術,也很難完全恢復。

更不幸的是,當你發現植髮效果不佳或出現併發症時,想要求償或進行後續治療,卻發現原來的診所可能已經關閉,或者根本找不到負責的醫師。你花的不只是金錢,還有珍貴的時間和健康。

柯博桓提到,許多人忽略了一個重點:在中國進行的美容手術,台灣的醫療保險通常不予理賠。萬一出現併發症需要後續治療,所有費用都要自己承擔。此外,像是在台灣進行植髮手術,受到完整的醫療法規保護,醫師需要專業證照,診所需要衛生局許可,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有完整的申訴和賠償機制。還有植髮後需要長期追蹤和護理,包括定期檢查、藥物治療、營養補充等。在中國手術後回台灣,很難找到願意接手處理併發症的醫師,因為他們無法了解當初的手術細節。

柯博桓指出,專業級風險評估台灣與中國也大不同。

●醫師資格確認:真正的植髮專家需要整形外科或皮膚科的專科醫師執照,並且有豐富的植髮經驗。中國許多「植髮醫師」可能只接受過短期培訓,缺乏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

●設備技術落差:先進的植髮技術如FUE、DHI等,需要精密的器械和設備。為了壓低成本,某些中國診所可能使用劣質或過時的設備,影響手術精確度和成功率。

●術後護理品質:植髮成功與否,術後護理占了很大比重。包括正確的清潔方式、藥物使用、營養補充等。距離遙遠讓這些重要的後續照護變得困難重重。

柯博桓建議,選擇有豐富經驗、完整資格認證的台灣植髮專科醫師,雖然初期投資較高,但長期來看絕對是更明智的選擇。你的頭髮和健康,值得最好的保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19)日礁溪「二龍之心」鄉立籃球場在鄉長張永德、代表會主席游見璋及地方人士共同出席拉開彩球,宣告籃球場正式開放!籃球場占地 650平方公尺(34公尺x19公尺),設施符合標準規格,並於每天 08:00~17:00免費開放使用。

因位於國道五號二龍橋下,高架橋遮陽又遮雨,不管晴天、雨天都能安心打球。

二龍之心的蛻變 「二龍之心」園區自111年啟用以來,已成為礁溪的熱門休憩地點。

4000平方公尺園區 → 親子遊樂區、沙坑、體健設施 112年 → 新增3700平方公尺停車場及綠美化廣場 113年 → 啟用新遊戲場 114年 → 籃球場正式完工 如今,二龍之心不僅是遊客造訪的打卡點,更是在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間。

張永德鄉長:活化閒置空間,創造共享價值 張永德鄉長表示,上任後以「溫泉勝地、接軌國際」為施政主軸,積極推動鄉立公共設施。

國五高架橋下的閒置空間,原本少人利用,如今透過「二龍之心」系列建設,成為集親子、運動、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籃球場工程經 教育部體育署補助200萬元+鄉公所自籌140萬元,合計340萬元,打造一處符合青少年需求的運動場。

除了打球,場地也能作為社區舉辦小型活動的多功能空間。

社區共享的正能量 「二龍之心」從親子公園到停車場,再到籃球場,見證了礁溪鄉如何透過創新思維活化土地,讓公共建設真正貼近居民日常。

這裡已不僅是遊樂場,更是連結社區情感、促進健康生活的所在。

★立即關注《宜蘭新聞網》Line官網!宜蘭在地新聞訊息不漏接!★

礁溪二龍籃球場啟用 「球好、球健康」!
礁溪二龍籃球場啟用 「球好、球健康」!
礁溪二龍籃球場啟用 「球好、球健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左一)解析單孔與多孔胸腔鏡手術差異。(台中慈濟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女性肺癌病人中,高達8成從未抽過菸。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建明呼籲,不能以「不抽菸」作為保障,特別是具有家族病史的族群更需提高警覺。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認為,藉基因檢測更了解自己體質。

在台中慈濟醫院近日舉辦「早期肺癌同窗會」串連病友與家屬,更傳遞最新醫療技術與新知。在「同窗會」上,病友回憶當年自己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連咳嗽、胸悶、呼吸困難都沒有,因母親在定期追蹤甲狀腺癌,意外發現肺部有陰影,進一步檢查確診肺癌1B期。病友考量肺癌具有家族聚集特性,因此與2位姊姊一齊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她也有毛玻璃結節,手術後確診為肺癌1B期。

另一位病友也是不抽菸、不下廚的學校女老師,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1.8公分病灶。她的家族沒有明顯病例,但先前癌症基因檢測顯示存在風險。

劉建明醫師提醒,不能以「不抽菸」作為保障,特別是具有家族病史的族群更需提高警覺。研究顯示,若父母或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其他家屬風險比一般人高2倍;若三等親內超過兩人罹癌,風險更飆升至14倍。

張家銘說,精確醫學可以藉由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體質」,也就是完全掌握「原廠配備」再靠後天調養,而不是等到身體出現症狀,或者是須進行癌症標靶治療前,才被要求做基因檢測,錯失提前預防、避開致病基因先機。

在這場「早期肺癌同窗會」上,台中慈濟醫療團隊展示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優勢,透過3D高清影像與靈活操作,以微小切口精準切除病灶,減少出血與疼痛,加速術後恢復。

劉建明提醒,手術治療並非終點。根據臨床經驗,肺癌病人術後2年內仍存在復發風險,必須定期追蹤至少3到5年,以確保及早發現任何變化。他建議要做癌症基因檢測,強調「治療結束不代表結案,持續追蹤才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血氧過低常見的症狀就是,昏昏欲睡,喘不到氣,一旦造成人體迅速失去功能,恐有死亡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知名律師李怡貞歷經了半夜急送喘不過氣的父親急診,她再於臉書貼文提到「爸爸血氧降到70,是超級危險、千鈞一髮的事」,目前父親的情況穩定,她感謝醫護用心。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血氧過低常見的症狀就是,昏昏欲睡、精神不集中、頭昏、覺得呼吸很喘,及喘不到氣幾乎要呼吸停止等狀況,都要提高警覺。一旦氧氣濃度的儀器測得血氧濃度90以下,必須立刻就醫。

知名律師李怡貞這2天因父親生病,在父親病情穩定後於臉書發文,感謝醫護人員。她先前透露,父親日前晚間還能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未料3小時後出意外,所幸三姐弟都剛好在家,合力將父親送至彰化醫院救治。送醫後,李父血氧原本剩70多,後來回穩到93,目前病情穩定。於是,她再於臉書貼文「請多關心自己身邊的親人、到急診室請直接尊重醫生專業」。

到底什麼是血氧?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血中的氧氣提供我們身體的生理需求,人體從細胞到器官,隨時隨地都需要氧氣,沒有氧氣的話,身體功能就會停止,甚至造成死亡。每分每秒血中的氧氣都會有經過肺臟,且血液循環到全身,所以血中氧氣是人最重要的生命的重要基礎,一旦氧氣不足的話,會造成人迅速的失去功能、昏迷,或是造成死亡的危險。

劉中平說明,一般人血氧過低的話,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昏昏欲睡、精神不集中、頭昏,或是覺得呼吸很喘,喘不到氣,幾乎要呼吸停止的狀況。一般人疲勞累的時候,也可能會有昏昏欲睡、打瞌睡的感覺,那麼應該辨別呢?年輕人的話,如果昏昏欲睡,其實大部分不是血氧過低,而是需要睡眠,或是所在的空間環境門窗關太緊,沒有更換到新的氧氣。

劉中平接著說,如果你覺得頭有點昏昏,想睡覺,起來走一走路,把窗戶打開呼吸外面新鮮空氣,如果這樣就好的話,那表示並不是真的血氧不足,只是疲勞。我們人體在活動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氧氣供應,一旦發現一活動的時候,更喘、越越動越呼不到氣,而且手腳無力,那可能真的就是氧氣不足,血氧過低的徵兆。甚至如果覺得呼吸不到氣,或是一直想大力呼吸,或是呼吸速度增快,覺得好像要死掉的感覺,代表血氧嚴重不足,必須趕快就醫。

血氧不足有可能造成哪些疾病

劉中平分析,心肺是最常見的因缺氧而產生疾病情況,血氧不足可能會連結到最重要的2個疾病如下:

●肺臟的疾病

包括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像新冠肺炎,很多人到後來是因為肺部受到嚴重的破壞,痰液累積,造成病人的氧氣不足。

●心臟疾病

氧氣需要經過心臟輸送到全身,一旦心臟功能不良的時候,也會造成缺氧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心臟衰竭,心臟衰竭使得整個心臟功能不良,氧氣無法好好供應。

劉中平提醒,民眾的家中可能有特定使用的手指氧氣濃度的儀器,或者有些手錶有測氧氣的功能,因為人體的皮膚的厚薄,或是循環的問題,經由這些儀器測得的血氧數值在98到100,如果沒有症狀,可以視同正常。如果民眾測量時,有比較喘,或是無力的話,當測得95以下可能要找醫生諮詢。一旦量起來的氧氣濃度在90以下,建議要立刻就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不少地方一直「生菇」,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部主任楊振昌呼籲,勿徒手採菇更不要勿食,以免中毒。圖為綠褶菇。(北榮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降雨與高濕度環境下,台北、台中、南投、高雄及花蓮地區不少地方「生菇」,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部主任楊振昌再次呼籲,路邊的「野菇」不要採。

2年前澳洲一女子在牛排裡放了「死帽菇」奪3命;4年前中國廣東則是誤採了「亞稀褶黑菇」,造成3人及1隻貓喪命。台北市公園處指出,道路分隔島上確實有菇類冒出來,對於民眾遛狗要留意勿讓犬隻誤觸。

不管是蓄意還是誤採,楊振昌說,台灣已知的毒蕈種類逾60種。坊間流傳有關毒蕈辨識的各種說法,像「顏色鮮艷者為毒蕈」、「具有菌托或無蟲蛀者有毒」、「接觸銀器會變黑」等,實則缺乏科學依據,亦非毒蕈獨有之特徵,易造成錯誤判斷。

最令人擔憂,是民眾依靠手機上APP,當起植物大師,楊振昌表示,網路平台與行動應用程式(App)提供植物與蕈類之影像辨識功能,甚至結合人工智慧與群眾資料庫進行即時判讀,但這些辨識工具仍存在多重限制,例如照片角度、光線條件、菇體生長階段不同,皆可能導致誤判。

楊振昌指出,就算是專家也須依據完整的型態學特徵與分子鑑定資料,才能準確判定種類與毒性。因此,無論科技輔助工具多先進,皆不可作為採食野菇的安全依據。再次叮嚀,民眾切勿因好奇、誤信外觀或仰賴手機App辨識結果,而擅自採摘、烹調或食用任何不明來源的蕈類,以避免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健康危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農糧署提到,國產紅薏仁以「紅糙薏仁」樣態販售,不僅新鮮、品質穩定,也有豐富營養。(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薏仁是養生料理常見的食材,但你知道紅薏仁和白薏仁的差別嗎?農糧署指出,就像糙米與白米一樣,紅薏仁因保留麩皮,含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膳食纖維與植化素,營養價值更高;而市售常見的進口白薏仁,多因運輸保存考量去除了麩皮。國產紅薏仁則以「紅糙薏仁」樣態販售,不僅新鮮、品質穩定,也有豐富營養。

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進口和國產薏仁差別。

進口薏仁:避免運輸貯運條件不佳種子變質,一般會磨去油脂含量豐富的麩皮,以「精白薏仁」樣態銷售,市售常見大薏仁,其種皮偏黃,種子較大,種臍也較寬較大。

國產薏仁:為保留麩皮,屬全穀物食品,以「紅糙薏仁」樣態銷售,是新鮮與營養保證。其種皮偏赭紅,種子較小,品質也更為一致。

農糧署補充,營養豐富的紅薏仁,同樣適合應用於各式甜鹹料理,料理前可先以開水浸泡6-8小時,後續會更容易煮軟喔!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研究說明,若空調沒有妥善清潔,恐使待在室內的人發生「病態建築症候群」。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熱的日子,大家都需要在有空調的涼爽室內休息或工作。然印度研究指出,不少人在室內遇上「病態建築症候群」,包含頭痛、倦怠甚至是生病等;有時到正常溫度的空間就能緩解。研究建議應定時清潔空調並且更新,以免使屋子內的人生病。

The Conversation》報導指出,病態建築症候群指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後,可能引發的狀況總稱,包含頭痛、頭暈、鼻塞或是流鼻水,經常咳嗽甚至感覺會喘、皮膚起疹子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任何有空調的建築,例如辦公大樓或醫院,都可能發生。在建物內待的時間愈長,病態建築症候群將更加嚴重;不過離開後,症狀將會減輕。

印度在2023年比較2百名每天在空調辦公室工作6至8小時的健康成年人,以及200名不在空調辦公室工作的健康成年人,2年間,空調組出現相當多符合病態建築症候群定義之症狀,特別是過敏。另外,與無空調組相比,接觸空調的人肺功能較差,缺席頻率增加。

另外,故障的空調可能將清潔劑或是冷媒的蒸氣送到空氣裡,或是孳生細菌。苯、甲醛等化學物質恐刺激呼吸道。其他如退伍軍人菌,甚至是諾羅,都有可能在辦公室內傳染。

最後研究總結,空調系統若老化,或疏於清潔,過濾空氣污染物的能力將會下降。確保空調的乾淨,對於預防不適相當重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