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舉辦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聚焦智慧醫院與人工智慧(AI)應用,吸引國內外2百多名醫療人才與會。(記者王峻祺攝)

〔記者王峻祺/宜蘭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今(16)天舉辦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聚焦智慧醫院與人工智慧(AI)應用,吸引國內外2百多名醫療人才與會,預計在2028年完工的竹銘醫院,主打醫學融入生物學與工程技術,未來將共享AI數據,提升2院醫療照護品質。

陽交大附醫今(2025)年邀請韓國、新加坡及國內多名醫療資訊與科技頂尖專家,探討智慧醫院設計、AI輔助診斷、遠距醫療、生成式AI應用與資訊系統整合等最新趨勢,分享數位化掛號入院、手術安排到出院後照護等流程案例。

陽交大附醫院長黃志賢說,人工智慧與智慧醫院將是醫療發展新常態,透過研討會為宜蘭與全台醫療注入新動能,也是醫院5到10年智慧醫療發展的重要基石,未來還會與陽交大博愛校區內的竹銘醫院合作,打造友善照護與創新科技的醫療環境。

「如同數位孿生兄弟!」竹銘醫院院長唐高駿說,竹銘與陽交大附醫未來將會共用同一套醫療資訊系統,標準化所有資料,並突破地理限制共享AI數據,協助2院醫療人員,進行更精準的臨床診斷和健康風險預測,輔助臨床決策,降低人為失誤風險。

至於智慧醫療輔助後,是否能夠減輕醫護負擔及人力短缺問題。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坦言,透過AI輔助,確實能提高醫護工作效率,但對於解決人力荒部分,仍須仰賴法規及政策面的調整。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徐迺維說,AI是一個進入更美好世界的一把鑰匙,人工智慧不僅能讓病人獲得更好照顧外,也可協助醫護簡化並蒐集、分析資訊,投入更多臨床時間,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徐迺維(左起)、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陽明交大附設醫院院長黃志賢、陽明交大附設醫院內科部長黃嵩豪及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設醫院教授嚴居淵等人,在研討會後合影。(記者王峻祺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威傳媒記者蘇松濤報導】

陞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陞醫」或「公司」)今日宣布,獲得佳世達集團策略投資。此次投資將使陞醫加速技術商業化,並與佳世達集團攜手強化通路整合,深化醫療產業布局,推動陞醫邁入成長新階段。

陞醫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專注於精準醫療與生物製劑的領先企業。擁有「生化脈衝」之專利技術,可根據需求調整誘導細胞方式,改變外泌體具體功效,生產高純度、高質量的誘導型生化脈衝外泌體及相關產品,可應用於生技醫藥、育髮、美容和醫材等領域。陞醫過去三年已成功將多項產品推向市場,與全球醫療趨勢高度契合,致力於提升醫療可及性與患者福祉。


陞醫生技公司董事長 謝儒生博士及研發團隊

陞醫董事長謝儒生博士表示:「此次與達利投資及佳世達的合作,是陞醫實現市場擴張的重要里程碑。佳世達在醫療通路與智慧解決方案的深厚實力,將協助我們加速產品商業化,加快國際市場開發的速度,進一步提升患者福祉。我們期待與佳世達攜手,共同打造改變生命的醫療解決方案。」

陞醫「跨世代功能誘導生化脈衝外泌體應用技術平台」,可大幅縮減產品開發時間與成本,去年更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肯定。陞醫運用獨家專利的「生化脈衝技術」,專注於開發和生產高品質的功能誘導型外泌體,相較於傳統的外泌體,生化脈衝外泌體透過獨家專利技術,提升特定功效數十倍,其外泌體內含有之蛋白質含量提高202%,以及內含有之miRNA含量提高188%,使其在促進細胞修復、組織再生等方面具有更顯著的效果。

在此獨家技術基礎上,佳世達集團對陞醫的策略投資,可望加速陞醫的技術商業化,並與佳世達合作打造從研發到通路的完整醫療生態系。透過此次投資,陞醫將加速內生性與外延式成長計畫,包括擴大研發能力、增加生產規模及拓展全球市場,進一步鞏固陞醫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領導地位,特別是在AI醫療與個人化醫療的快速成長市場,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圖片提供:陞醫生物科技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2023年數據驅動韌性報告 能源價格上漲是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
  • 全國商業總會與韓國貿易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臺韓產業合作交流 擴大商機
  • [商業策略]如何用10%的時間,創造80%的業績?聚焦經營目標客戶三大好處


  •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竹縣竹北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左)頒發感謝狀謝謝縣議員林禹佑(右)。(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議員林禹佑充當「媒人」穿針引線,幫助事業有成的鄉親周嘉貴,今(14)由其妻子代表,捐贈自動升高體重儀、精密隧道式血壓計各1台給竹北大安醫院回饋社會,成為大安醫院未來持續深入社區,推動免費到府服務幫民眾在自家社區就免費做成人健檢、癌症篩檢的利器。

    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說,為了鼓勵全民健檢且主動防癌,該院從今年開始主動派出醫護主動出擊到有意願的大型社區大廈,替住民們就近做免費的全民健檢和癌症篩檢。

    縣議員林禹佑獲悉後很支持,又有善心人士周嘉貴願意幫助院方添購更精密的醫療器材,所以才促成今天的捐贈儀式,讓該院一口氣獲得自動升高體重儀、精密隧道式血壓計各1台,使他們未來到府免費篩檢的工作可以做得更精準。謝煒銘今天也各致贈1面感謝狀給林禹佑、周嘉貴,表示院方的感激。

    在新竹縣議員林禹佑(左到右)的協助下,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今天喜獲貴人周嘉貴的夫人捐贈精密醫療器材。(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新竹縣議員林禹佑迫不及待率先試驗獲贈的精密隧道式血壓計。(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桃園報導

    由於桃園市是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為確保市民長期穩定的醫療保障,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4)日上午親自率隊,與副市長王明鉅、衛生局長賈蔚一同出席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醫審會)會議,正式向衛福部爭取核定499張一般急性病床,並採取自建自營模式;張善政在會中呼籲支持此案,得讓桃園的醫療量能與人口規模相符,補足急重症資源不足的缺口。

    「桃園是全國人口成長最快的直轄市。」張善政指出,目前常住人口已逾234萬,每年增加約2萬人,但每萬人口病床數僅約36床,尤其在中壢及平德次醫療區域每萬人只有17床,遠低於全國平均,急重症資源尤其短缺。

    張善政以八德、大溪等區為例,迄今仍無大型綜合醫院,急診患者需跨區送醫,延誤黃金治療時間,而在疫情與登革熱防疫期間,問題更為凸顯。對此,醫審會中部分委員也針對老人醫學、醫護人力、手術病床及精神醫療給予建議,並期待桃園市立醫院可以成為全國具指標性的醫院。

    爭取核定桃園市立醫院 張善政:未來服務人口預估達150萬人 11

    張善政表示,市府完成市立醫院綜合評估後,今年初成功向中央爭取調整次醫療區域劃分,新增桃園平德次醫療區域,2月確定選址於八德霄裡公園設置市立醫院,未來服務人口預估達150萬人。

    市府指出,市立醫院將以「健康園區、醫養合一」為核心,打造社區健康醫院、智慧醫院、健康平權醫院與綠色永續醫院。規劃基地面積約4.6公頃,地上11層、地下3層,總樓地板面積逾10萬平方公尺,鄰近捷運出口,將成為健康治理的中樞引擎,串連全市衛生所與其他醫療院所,形成綿密醫療照護網絡。

    「選擇自建自營,由政府直接主導決策與營運,能確保政策穩定落地、醫療人力長期留任。」此外,市府也表示,接受議會與市民直接監督,長期提供安全可近的醫療服務,並以最高等級的綠建築標準打造亞洲指標性綠色醫院。

    張善政強調,市立醫院不只是興建一座醫院,而是推動桃園「從治病走向健康」的城市轉型;市府將持續爭取中央支持,儘速完成核定與後續興建,讓桃園市民享有與人口規模相符的醫療保障,縮短城鄉差距,全面提升急重症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

    照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關稅公布當晚郭智輝福容設宴? 經濟部澄清:受邀僅到場致意

    颱風季照樣安心買 北農連4波平穩價格蔬菜上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川普在白宮宣布推動開發一套讓民眾「更容易、更廣泛分享個人健康資訊」的系統,強調採「自願參與」、不建置「政府集中式資料庫」,並結合 AI 助理,協助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患管理症狀與就醫流程。這段敘述勾勒了高度願景:資料要流動、流程要簡化、AI 要補位。然而,文章同時點出了核心疑慮──既要更順暢的資料流,又要更嚴密的隱私保護,兩者在現實世界的法律、技術、治理層面往往彼此牽扯、難以兩全。

    美國「不集中式」互通框架的崛起

    美國近年的主軸不是打造中央資料庫,而是透過值得信任的交換框架、讓既有網路彼此互聯。由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底下的國家衛生資訊科技協調辦公室主導的 TEFCA(Trusted Exchange Framework and Common Agreement)即是一個典型例子。

    TEFCA 於是透過合格的醫療資訊網路彼此交換醫療資訊與摘要、並非將資料集中到一個政府資料池裝;截至 2025 年 6 月底,TEFCA 生態已有 8,958 個參與組織,累積分享超過 2,600 萬份文件,且持續擴張。這種制度設計,實質回應了使用者提供文章中「不要政府集中式資料庫」的顧慮,卻仍能在聯邦層級建立信任與互通規範。

    另外還有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推動的 Blue Button 2.0,採用 FHIR API,讓超過 6,400 萬名 Medicare 受益人可授權第三方應用程式存取其申報資料,強化「病人資料可攜」的同時,將同意與授權置於個人端。這種「以 API 為骨幹、以病人授權為核心」的現代式資料可攜機制,讓「自願參與」有了真正的技術落腳點。

    歐盟的《歐洲健康資料空間》(EHDS)在 2025 年 3 月正式刊登於歐盟官方公報並生效,將在 2029 年、2031 年分期落地跨國共享的優先資料類別,並對次要使用(研究、政策、創新)建立嚴格的許可、去識別、安全環境要求。EHDS 的精神是「個人可近用與控制」與「公益安全再利用」並重,並把 EHR 系統的互通與安全要求以認證與市場監管落實,這是一條從立法到技術到治理的長期工程──也很符合歐盟對開放資料的謹慎保守作為。

    台灣的「健康存摺」資料問題

    台灣的「健保快易通」App 與「我的健康存摺」服務,提供民眾查詢處方、檢驗、影像報告等個人健保資料,並串接 COVID-19 疫苗接種紀錄等項目。健保署英文簡報資料顯示,「健康存摺」自 2014 年上線至 2023 年底,累積使用人數約 1,143 萬人,顯示在地化、單一保險人制度下,個人化健康紀錄的滲透率持續提升。這些服務多採實名認證、裝置綁定與雙重驗證作法,兼顧近用性與安全性,也成為疫情期間跨境通行與就醫管理的重要基礎設施。

    更關鍵的是民意與授權──2022 年的憲判字 13 號判決指出:將健保資料庫所蒐集之民眾個人資料提供給第三人之二次利用行為部分違憲,應於 3 年內(也就是今年)修正相關規範,而衛服部於去年提出的「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過於粗糙而飽受抨擊(現在正進行相關審查程序),事實健保署在分享資料的同時從未取得民眾的事前同意,「自願與否」就與歐美制定相關法律的情況大相逕庭。以「醫學進步之名」就能在未經同意的狀況下暴露隱私?這想法恐怕難以服眾。

    資料建築的政治與安全經濟學

    不建政府集中庫、完全自願,其實正中今日的國際主流:以聯邦式與網路互聯替代中央化。美國 TEFCA 的就是以交換協定與責任歸屬取代巨大資料庫,歐盟 EHDS 則是以安全處理環境與許可機制讓次要利用在「不帶出資料」的前提下進行。兩者的共同點是讓「資料盡量留在來源地、搬動的是授權與可驗證的請求」,藉此降低「單點失效」與大規模外洩風險。

    但「去中心」並不代表沒有系統性風險。Change Healthcare 的事件提醒我們,市場集中一樣可能形成「超級節點」;若支付、理賠、轉診、藥局都依賴同一雲服務或清算管道,攻擊者鎖住一點,就能拖垮整條鏈。這也是為什麼在去中心的同時,更要做韌性工程:分區、分權、離線備援、跨雲演練,與可觀測的供應鏈風險評估。

    互通真的有意義嗎?

    醫療資料互通對醫學進步的意義,首先展現在可被驗證的臨床效益上──當第一線醫師能即時調閱外院的關鍵報告,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輻射曝露、或是醫療資源浪費。

    但,資料互通的終極意義在於為未來醫學研究與創新,讓這些資料從單純的個人查詢工具,轉變為推動醫學進步的潛在金礦。歐盟推動 EHDS,設定嚴格的許可與去識別化規範,其目的正是為了這種「次要使用」。因此,資料互通的真正潛力,是建立一個在法規與信任基礎上的龐大資料庫,讓學術界與產業界能利用真實世界數據、進行過去無法想像的研究,進而加速新藥開發、AI 模型訓練、公共衛生政策的改進等項目,才是這些大量資料能對醫學產生的最重要貢獻。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美國醫療服務與產品巨擘Cardinal Health(CAH-US)宣布,將以19億美元現金收購泌尿科醫療管理公司Solaris Health,藉此強化其高毛利的專科醫療業務版圖。該交易由旗下多專科管理服務組織平台「Specialty Alliance」執行,收購完成後,Cardinal將持有該平台約75%股權;若計入約5億美元來自Solaris醫師團隊的股權再投資,交易總值約24億美元。交易資金將透過現金與新債融資取得,預計於今年底完成。

    Solaris Health專注於為泌尿科醫療服務提供行政與管理支持,業務涵蓋全美14州、逾750名社區泌尿科醫師。Cardinal的專科業務包含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重大疾病的高價藥品分銷,此次收購將顯著擴展其社區專科醫療觸角。這也是Cardinal延續近年透過併購切入社區專科市場的策略之一,繼去年斥資11.2億美元收購社區癌症中心營運商Integrated Oncology Network後,再度鎖定專科領域佈局。

    不過,財報數據顯示,Cardinal 2025財年第四季(截至6月30日)營收為601.6億美元,年增幅持平,低於分析師預估的608.7億美元,主因為失去最大客戶之一UnitedHealth Group旗下OptumRx的合約。第四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2.08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期的2.04美元。

    展望2026財年,公司將調整後每股盈餘預測由9.10至9.30美元上調至9.30至9.50美元,反映對高價專科藥品與品牌藥需求的樂觀看法。消息公布後,Cardinal股價早盤一度下跌近6%。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CMUH)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UNIMAS)自2024年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後,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推動實質發展,近日於古晉共同舉辦首場大型醫學研討會「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and Patient Care Symposium」,聚焦肥胖治療、癌症質子治療、醫療人工智慧、帕金森症新療法及心房顫動治療等精准尖端技術。中醫大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黃致錕院長在開幕致詞中表示,此次會議不僅展現臺灣在精准醫療與創新科技的成果,也開啟台馬醫療合作的新篇章,期盼雙方持續深化交流、共同造福民眾健康。

    肥胖治療:多學科整合引領未來

    中醫大附醫國際醫療中心黃致錕院長Dr. Chih-Kun Huang以「肥胖治療的趨勢與未來」解析全球肥胖帶來的健康威脅,並強調結合新型抗肥胖藥物、腸胃荷爾蒙調節及基因與腸道菌群研究,闡述多學科整合治療的重要性。

    質子治療:精准放射線降低副作用

    放射腫瘤部粒子放射治療科簡君儒主任Dr. Chun-Ru Chien分享「質子治療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介紹質子治療如何精准照射腫瘤,減少對正常組織損傷,已有不少國際病人赴台治療。中醫大附醫2024年成立臺灣第五座質子中心,為臺灣新穎治療設備,期望照顧更多患者。

    醫療人工智慧:推動精准醫療的基石

    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聯盟郭萬佑主席Dr. Wan-Yuo Guo闡述「醫療人工智慧作為精准醫療的基礎驅動力」,說明AI結合影像、基因與臨床資料,提升診斷準確度與疾病早期偵測,並優化臨床決策流程。

    聚焦超音波新技術:為帕金森病患帶來希望

    神經部陳睿正主任Dr. Jui-Cheng Chen介紹全球首創雙靶點磁振導引聚焦超音波(MRgFUS)技術,同時治療帕金森患者的震顫與動作僵硬,為無法接受深腦刺激術患者提供非侵入性新療法。

    心房顫動管理:同步消融與左心耳封堵

    心臟血管系心律不整科林晏年主任Dr. Yen-Nien Lin分享「同步心房顫動消融與左心耳封堵」的臨床經驗,指出單次手術同時處理心律異常與中風風險,有效改善患者預後與生活品質。

    另外,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UNIMAS的專家方面,資源科學與技術學院Dr. Edmund Sim教授介紹了CARISA(癌症風險評估工具包),工具包進行早期癌症檢測。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的資深耳鼻喉頭頸外科Dr. Ing Ping Tang教授介紹了耳科植入物的新進展。

    此次研討會是雙方簽署MOU後首場大型活動,推動醫療創新與人才培育交流等多元專案,象徵雙方深化合作的新里程,除了促進台馬醫療新技術進步以外,也能説明眾多需要的病患。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瑞健醫療(SHL Medical)宣布,在由HR Asia Awards主辦的2025年度「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盛事中,榮獲獲獎企業之一。在來自360間企業中,SHL Medical名列前100名,並在「多元、平等與包容(DEI)獎」類別中獲得特別肯定。

    HR Asia Awards為每年盛事,旨在表揚亞洲多國的優秀人力資源實務,展現企業在員工參與及優質工作文化方面的卓越表現。參賽企業接受了多方面評比,包含員工意見調查及公司相關政策介紹綜合結果等。

    瑞健醫療團隊於HR Asia Awards頒獎典禮中合影,見證獲獎的榮耀時刻。瑞健醫療資深人資總監廖彗妤(左四)與瑞健醫療台灣總經理馮文宏(右五)分別上台領獎。(瑞健醫療提供)

    瑞健醫療台灣總經理馮文宏表示:「能夠成為此重要盛事的一部分,我感到非常榮幸。身為一家擁有超過35年歷史、起源於台灣的全球性企業,今日能夠獲得HR Asia Awards這樣的殊榮,我感到十分自豪。」

    瑞健醫療人力資源部資深總監廖彗妤也表示:「能夠在多元、平等與包容(DEI)類別獲得HR Asia Awards,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瑞健醫療是一家擁有六千多名員工的跨國企業。在台灣,我們有超過五千名員工來自超過40個國家。瑞健醫療致力於打造一個多元且共融的工作環境,讓每位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頒獎典禮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馮文宏總經理與廖彗妤資深人資總監均出席盛典。◇

    責任編輯:黃善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揭開醫檢師神秘面紗!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於今(10)日舉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邀請對醫學檢驗充滿憧憬的國高中學子深入了解醫檢師的專業領域。由秀傳檢驗醫學部專業醫事檢驗師帶領,學生們實際走入醫院內部,親身體驗醫檢師日常工作內容與專業知識。

    啟發醫療夢想 秀傳醫院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彰化秀傳醫院舉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讓國高中學生親身體驗醫檢師專業工作,增進對醫學檢驗的了解與興趣。(秀傳醫院提供)

    此次體驗營規劃多元且生動的教案,包含『顯微鏡下的秘密』、『血庫救命補給站』以及『解碼實驗室,報告X檔案』,透過細微觀察與推理解碼,讓學員體會醫療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深入認識疾病與致病原的檢驗過程。搭配競賽及互動體驗課程,讓學生們學得既有趣又印象深刻。活動結束後,許多學員紛紛表示:「寓教於樂,意猶未盡!」

    院長馬旭強調,醫事檢驗師是醫院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員,負責多元檢體的分析檢驗,為臨床醫師提供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隨著醫學科技快速進步與民眾健康意識提升,抽血檢驗在癌症指標、基因檢測等預防醫學領域扮演關鍵角色。馬院長說:「無論在疾病診斷的數據支持,或預防醫學的應用,醫事檢驗師皆是醫療團隊中專業且重要的角色。」

    啟發醫療夢想 秀傳醫院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啟發醫療夢想 秀傳醫院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彰化秀傳醫院舉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讓國高中學生親身體驗醫檢師專業工作,增進對醫學檢驗的了解與興趣。(秀傳醫院提供)

    檢驗部主任楊玉英指出,醫事檢驗師涵蓋鏡檢學、血液學、生化學、血清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等多個專科領域。臨床醫師在診斷及治療時,均需依賴醫檢師分析民眾血液等檢體後所產出的科學檢驗報告,猶如揭露疾病真相的偵探,讓潛藏病因無所遁形。

    啟發醫療夢想 秀傳醫院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啟發醫療夢想 秀傳醫院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彰化秀傳醫院舉辦青少年醫事檢驗體驗營,讓國高中學生親身體驗醫檢師專業工作,增進對醫學檢驗的了解與興趣。(秀傳醫院提供)

    楊玉英表示,藉由本次體驗營,青年學子能獲得正確醫療知識,深入理解醫檢師的專業定位,對未來志願選填及職涯規劃提供寶貴參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廖銘瑞/屏東報導】 感念卓德松醫師40年來守護早產兒與重症孩童的奉獻,屏東基督教醫院於8月9日下午舉辦「卓爸40—卓德松醫師與屏基的孩子們」感恩慶典,邀請曾受卓醫師照顧的病童及其家屬齊聚醫院,用行動見證生命奇蹟,並向這位默默奉獻40載的醫者表達最深的感謝與敬意。這参加人員約250人,有住院832天的李小妹、有出生體重最輕530公克的鍾小弟,也有20歲的雙胞胎、31歲的青年。

    卓醫師則呼籲社會大眾響應屏基智能醫療大樓的募款,無論金額多寡,涓滴成河,一起打造更先進堅實的醫療環境,讓每個家庭都能聽見孩子的笑聲,所有孩子都能在這樣的守護下,健康長大。

    67歲的卓德松醫師,民國74年從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即選擇到偏鄉的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從住院醫師做起,專注於早產兒、新生兒與小兒重症醫療。以院為家的卓醫師,護理人員說「ICU就是他的床」,甚至卓醫師的孩子還曾童言童語地說「我爸爸是病人的爸爸」。在卓德松醫師及兒科團隊的努力下,屏基的新生兒加護病房從無到有,現在每年照顧超過屏東縣三分之一的早產兒,並持續擔任第一線主治醫師至今整整40年。

    慶典以卓醫師爽朗具特色的笑聲開場,讓與會來賓會心一笑,屏基將卓德松醫師的從醫歷程製作成兒童繪本「卓爸的約定」,由身為早產兒媽媽的愛笑豬姊姊蘇莞婷以說故事的方式演繹。數位家屬分享生命奇蹟的歷程,前屏東縣衛生局局長李昭仁,談起孫女一出生就感染A型流感緊急轉院到屏基,命懸一線之際,幸有卓醫師日夜照顧,才能度過危機,如今已是健康活潑的少女。賀小姐回憶11年前,女兒出生時才860公克,顧不了生產時的疼痛,撐起上半身看到卓醫師幫女兒緊急插管急救,接著還併發呼吸窘迫、些微腦出血,全靠卓醫師從死神那把女兒搶救回來,並且幸運地沒有遺留後遺症。

    如今,當年的早產兒不僅健康長大,還成為音樂小小表演者,現場彈奏鋼琴與小提琴,獲得滿場熱烈掌聲。屏東縣醫師公會也帶來薩克斯風表演,展現醫界同行對卓醫師的支持與敬佩。

    屏基退休員工巴小姐76年入職屏基時,就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與卓醫師共體時艱,他表示,卓醫師就是一位視病猶親的醫師,很少發脾氣,總用可愛的笑聲化解尷尬氣氛。當年醫療資源不足,要使用呼吸器必須自己推氧氣瓶裝置、使用電鍋煮奶瓶、清早驗尿用燒尿方式等等⋯,每每話當年,現在年輕的護理師都無法置信。

    活動尾聲,卓德松醫師將新生兒加護病房值班室的鑰匙交給黃富槻醫師,象徵傳承照護新生兒的使命。在全場合唱詩歌〈耶和華祝福滿滿〉與切蛋糕儀式後,為這場充滿回憶與愛的慶典畫下完美句點。

    卓醫師分享時謙虛地表示:「我只是做了一個醫師該做的事。」他也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年輕醫療人員選擇小兒科並加入偏鄉行列,「因為屏東的孩子,值得被更好地照顧。


    圖:屏基邀請曾受卓醫師照顧的病童及其家屬齊聚醫院,用行動見證生命奇蹟。(屏東基督教醫院)

    The post 「卓爸40」感恩慶典登場早產兒家庭齊聚 向卓德松醫師40年醫療奉獻致敬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