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台東報導

隨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變遷,氣溫持續攀升,國外旅遊盛行,登革病毒傳播迅速,臺東縣今(114)年共有3例登革熱確診境外移入疫情,衛生局表示,依過去防疫經驗,病患感染初期,使用「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簡稱登革熱快篩)作為輔助診斷工具,協助醫師早期診斷並治療,防止疾病擴大傳播,感謝各醫療院所加入登革熱篩檢行列。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登革熱快速診斷試劑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須由醫師或醫檢師等專業人員操作。當病患感染病毒,出現發熱症狀起七日內,專業人員採集血液透過登革熱快篩輔助診斷,感謝目前登革熱NS1抗原快速診斷醫療院所配置點共40處,含各醫院、衛生所及診所,登革熱快篩檢驗敏感度與專一性高,可早期偵測及確認病例,及早採取防治作為,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儘快提供感染者適當醫療處置。

衛生局提醒民眾有流行區活動史,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如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食慾不振、頭暈無力、噁心、嘔吐、腹瀉、出疹等症狀,即懷疑感染登革熱,儘快至縣執行登革熱篩檢院所就醫診斷,醫療院所加強詢問就診者之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進行登革熱快篩檢驗。登革熱快速篩檢(NS1)院所資訊可至臺東縣衛生局官網查詢:https://gov.tw/Bi6 。

臺東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落實「巡、倒、清、刷」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下雨過後再次巡視住家周遭環境,清除積水容器,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敵避(DEET)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新聞雲]記者劉鳴龍/花蓮報導

花蓮地檢署、犯保協會花蓮分會,今天上午花蓮慈濟醫院協力樓會議室,舉辦「花起守護‧馨醫相蓮」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區域以上醫院拓展MOU簽約儀式,自即日起犯保花蓮分會所錄案服務的重傷被害人本人,持分會所核發的醫療關懷卡,赴慈濟、門諾二大醫院看診時,將有免付掛號費及酌減部分負擔的雙實質照顧。

犯保分會主任委員徐正隆,與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門諾醫院院長莊永鑣,今天在臺灣高檢署檢察長(兼任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董事長)張斗輝、法務部保護司司長洪信旭、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林俊龍執行長、高檢署花蓮分署檢察長洪培根、花蓮地檢署檢察長陳佳秀、花蓮縣衛生局鍾美珠副局長的見證下,共同簽署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MOU。

延續113年和花蓮縣衛生局、醫師公會及十三鄉鎮市衛生所、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36間社區診所共同成立的「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將醫療關懷服務機制拓展至轄內區域以上醫院,將服務量能由社區診所擴大到慈濟醫學中心和門諾會醫院,澈底發揮司法保護醫療聯盟的3大特色,即「街頭巷尾醫療照顧、減免費用經濟保護、次數不限關懷無限」,慈濟醫院、門諾會醫院的加入,更增加了「醫院加入加倍守護」的第4個在地特色。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慈濟照顧弱勢孤獨者,簽署MOU就是做慈悲利他的工作;法務部保護司長洪信旭提到,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人有權享有健康與福祉,包括醫療保障,啟動醫療關懷聯盟拆掉醫療門檻,讓重傷被害人安心走進診間,透過跨專業領域合作,提供馨生家庭人性化守護。

   花蓮地檢署及犯保花蓮分會由衷感謝各級醫院及診所支持與加入「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以具體行動關懷馨生人,藉由司法及醫療體系的公私力合作,建構不漏接、無死角之司法醫療關懷網,彰顯法務部柔性司法政策。

臺高檢檢察長張斗輝表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每當重大災變事故發生,必見犯保與慈濟的身影,兩個單位在悲傷事件中扮演著相驗陪同、關懷撫慰的工作,犯保協會秉持尊嚴同理照顧馨生家庭的精神,在各地推動醫療關懷聯盟藉著跨域合作,提供被害人強韌的守護。

花蓮地檢署與犯保協會將持續推動司法保護醫療關懷聯盟理念,號召更多醫療院所加入,以擴大對馨生人的關懷與支持。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融資寒冬降臨,印度生醫產業發展受阻

2025年8月,印度蓬勃發展的製藥和醫療保健產業遭遇了融資寒冬。儘管過去幾年,印度憑藉其仿製藥生產優勢和不斷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吸引了大量投資,但近期融資額卻大幅下降,引發了業界和投資者的擔憂。這一下滑趨勢不僅反映了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暴露出印度生醫產業自身發展過程中潛藏的挑戰。

數據解讀:下滑幅度與具體領域

雖然目前缺乏2025年8月的確切融資數據,但根據過往趨勢和市場分析,可以推測此次下滑的幅度和受影響的領域。參考過往幾年的數據,印度生醫產業的融資主要集中在藥物研發、醫療科技、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等領域。此次融資下滑很可能對早期研發型企業,尤其是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領域的初創公司造成更大的衝擊。這些企業通常更依賴風險投資,而當市場趨於保守時,它們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相對而言,成熟的仿製藥企業和大型醫療服務機構受到的影響可能較小,因為它們擁有更穩定的現金流和更廣泛的融資渠道。

潛在原因:多重因素交織影響

此次融資下滑並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

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通膨壓力等宏觀經濟因素,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使得資金流向更為保守。這不僅影響了印度,也波及全球的生醫產業。

印度國內政策環境:

印度政府的藥品價格管制政策以及對醫療器械的進口限制等政策,雖然旨在保障民眾的醫療可負擔性,但也可能抑制企業的創新和投資意願。

產業自身發展瓶頸:

印度生醫產業雖然在仿製藥領域具有優勢,但在創新藥研發方面仍相對薄弱。此外,醫療基礎設施不足、人才缺口以及數據隱私等問題也制約著產業的發展。

投資者信心下降:

一些備受矚目的生醫公司財務造假、臨床試驗失敗等事件,也可能影響投資者對印度生醫產業的信心。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面臨融資寒冬,印度生醫產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依然看好。龐大的人口基數、不斷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應對策略:

為了應對融資挑戰,印度生醫企業需要積極調整策略,例如:

  • 加強成本控制,提高運營效率。
  • 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例如私募股權、戰略合作等。
  • 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尤其是在生物類似藥、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
  • 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例如與跨國藥企合作,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全球。

政府角色:

印度政府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例如:

  • 優化藥品價格管制政策,鼓勵企業創新。
  • 加大對生醫研發的資金支持,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 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促進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總結與觀點:

2025年8月的融資下滑對印度生醫產業來說是一個警示,提醒業界和投資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產業的發展,並積極應對挑戰。雖然短期內產業發展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印度生醫產業依然充滿潛力。只要企業和政府能夠共同努力,克服發展瓶頸,印度生醫產業必將迎來更加繁榮的未來。 我認為,這次的融資下滑更像是一次產業的「體檢」,它暴露了印度生醫產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一些問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才能確保印度生醫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並真正實現其成為全球生醫強國的目標。 印度生醫產業的未來,取決於其能否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精準醫療新曙光:操控免疫系統清除病灶

近年來,精準醫療在對抗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其中,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識別和清除有害細胞,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研究方向。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可定制的蛋白質,能夠精準靶向並清除體內特定細胞,為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這種突破性的技術有望徹底改變我們治療這些疾病的方式,開啟精準醫療的新篇章。

可定制蛋白質:如同分子剪刀,精準剪除病變細胞

這種可定制蛋白質的核心概念在於其高度的可塑性。研究人員可以根據目標細胞表面的特定標記物(例如癌細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對蛋白質進行改造,使其能夠像一把分子剪刀般精準地識別並結合到目標細胞上。一旦結合,蛋白質便會觸發一系列反應,最終導致目標細胞被免疫系統清除。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其高度的特異性。傳統的化療和放療往往會對健康細胞造成損害,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而可定制蛋白質則可以精準靶向病變細胞,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健康組織的影響,從而降低治療的副作用。

從實驗室到臨床:挑戰與展望

儘管這項技術在實驗室中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但要將其應用於臨床治療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如何有效地將蛋白質遞送到目標部位是一個關鍵問題。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探索不同的遞送方式,例如納米顆粒和病毒載體。其次,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保蛋白質的安全性,避免其在體內產生非預期的免疫反應或其他副作用。

此外,由於不同患者的疾病狀況和基因背景存在差異,需要針對個體情況定制蛋白質,這也增加了治療的複雜性和成本。然而,隨著基因編輯技術和蛋白質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相信這些挑戰將會逐步得到克服。

多種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案

除了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這種可定制蛋白質還有望應用於其他疾病的治療。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它可以被設計用於靶向和清除病原體;在器官移植中,它可以幫助抑制免疫排斥反應。

癌症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在癌症治療方面,可定制蛋白質可以靶向癌細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引導免疫系統摧毀癌細胞,並有可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這為攻克難治性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體免疫疾病治療:重新平衡免疫系統

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可定制蛋白質可以靶向並清除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的特定免疫細胞,從而重新平衡免疫系統,緩解疾病症狀。

其他應用:拓展治療領域

除了上述應用,可定制蛋白質還可能在其他領域發揮作用,例如:

清除體內衰老細胞: 延緩衰老,改善老年人健康。
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靶向清除導致疾病的異常蛋白質。
開發新型疫苗: 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個體化醫療的未來

可定制蛋白質的出現,標誌著個體化醫療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未來,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基因背景和疾病特點,設計出針對性的蛋白質療法,實現精準治療,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總結與展望

可定制蛋白質技術為治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徑。雖然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但其巨大的潛力不容忽視。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成熟,相信這種技術將會在未來為人類健康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可定制蛋白質將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武器,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未來研究方向

未來,研究人員將繼續深入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蛋白質的穩定性和靶向性: 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到達目標細胞,並減少脫靶效應。
開發更有效的遞送系統: 確保蛋白質能夠安全有效地到達病灶部位。
探索與其他治療方法的聯合應用: 例如與化療、放療或免疫療法聯合使用,提高治療效果。
開展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驗證其在人體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可定制蛋白質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入,其應用範圍也將會不斷拓展。這項技術的發展,將為人類健康帶來新的希望,推動精準醫療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The formatted date is: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宏碁集團旗下專注於醫療影像和AI賦能醫療解決方案的公司Acer Medical,在柏林舉行的next@acer全球記者會上,搶先於IFA 2025開幕前發表了新一代生成式AI醫療文件系統aiMed。此舉不僅突顯了Acer Medical不斷擴大的全球影響力,更展現了其致力於透過AI和數位創新來革新醫療保健的決心。

解決臨床文件過載的難題

aiMed的出現直接解決了現代醫療保健中最緊迫的挑戰之一:

臨床文件過載。據研究顯示,醫療保健提供者平均需花費高達25%的工作時間在病歷記錄上,這不僅佔用了寶貴的患者照護時間,更成為造成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aiMed利用專為醫療目的量身打造的先進即時AI處理技術,可將語音聽寫或輸入的筆記轉換成結構化的電子病歷(EMR)。此舉不僅確保了準確性、完整性和醫療文件標準的合規性,更簡化了臨床工作流程。

aiMed的多重效益

透過自動化處理醫療文件,aiMed提升效率並有助於:

減輕醫療專業人員的行政負擔:

將時間釋放出來,專注於更重要的患者照護工作。

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歷中的文件錯誤:

提升病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與醫院資訊系統(HIS / EMR平台)保持互通性:

促進醫療資訊的無縫交換和共享。

提升患者安全和護理品質:

讓醫生有更多時間與患者互動,建立更良好的醫病關係。

專為醫療環境設計的aiMed

aiMed的自動語音辨識(ASR)功能專為醫療環境而設計,包含專業醫療術語和上下文理解能力。其安全的雲端架構更進一步確保了資料保護。## VeriSee平台:

AI輔助眼科分析

除了aiMed,Acer Medical還提供VeriSee平台,這是一個AI輔助眼科分析平台。它可以整合多個現有和新的AI模組,讓醫生根據不同的臨床需求進行選擇和使用。該平台支援以下AI模組:

  • VeriSee DR: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VeriSee AMD: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 VeriSee GLC:青光眼疑似病例

VeriSee可在幾秒鐘內分析彩色視網膜影像並提供結果。這讓醫院和診所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篩檢,使高風險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治療,並改善預防性照護的成效。VeriSee解決方案目前已部署在14個國際市場的500多家診所和醫院中。

Acer Medical的願景:重新定義數位醫療

Acer Medical致力於推動創新,以提高醫療效率、減輕醫療專業人員的負擔,並改善全球患者的治療成效。透過結合用於醫療文件的生成式AI和AI驅動的篩檢工具,該公司旨在重新定義數位醫療,並加速全球採用智慧、永續的醫療解決方案。

總結與展望

aiMed的推出標誌著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重大進展。它不僅有望解決臨床文件過載的難題,更能提升醫療效率和患者照護品質。隨著AI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創新的AI醫療解決方案問世,為醫療保健帶來更深遠的影響。Acer Medical此次的發佈,無疑為AI醫療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aiMed與VeriSee的結合,展現了Acer Medical在AI醫療領域的全面佈局,從疾病的早期篩檢到醫療文件的自動化生成,涵蓋了醫療流程的 multiple面向,有望打造一個更智慧、更高效的醫療生態系統。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相信Acer Medical將在推動全球醫療保健的數位化轉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September 3,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近年來,精準醫療的發展蓬勃,而疾病之間的關聯性研究,也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巴塞隆納超級計算中心(BSC)的最新研究,利用分子數據繪製出一幅全新的「疾病地圖」,揭示了許多疾病之間先前未被發現的隱藏關聯,為疾病診斷、預防和個人化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

深入分子層面,揭開疾病共病之謎

這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分析了來自 45 種疾病、超過 4,000 名患者的分子數據,發現 64% 的已知疾病共病現象與基因表達相似性相關聯,其中 95% 的相關疾病的免疫途徑發生了改變。這項研究不僅證實了疾病之間存在正相關和負相關的交互作用,更突顯了特定亞組的關聯性,並支持整合分子圖譜以改進診斷和個人化醫療。

研究人員利用 RNA 定序技術,讀取每位患者體內活躍的基因,追蹤複雜疾病之間的關係。他們觀察到,有些疾病的共病呈現正相關,例如氣喘和帕金森氏症;而有些則呈現負相關,例如癌症和神經退化性疾病(如亨丁頓舞蹈症)。亨丁頓舞蹈症患者罹患實體腫瘤(如肺癌或乳癌)的機率較低,這個臨床現象已觀察數十年,而此研究則從分子層面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免疫途徑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發現,免疫途徑在疾病關聯中扮演著關鍵角色,95% 的相關疾病都出現免疫途徑的改變。這顯示免疫系統的失調可能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也為未來針對免疫系統進行干預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正負相關交互作用,影響疾病發展

疾病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以是正相關,也可以是負相關。正相關意味著一種疾病的存在會增加另一種疾病發生的風險,例如氣喘和帕金森氏症。而負相關則意味著一種疾病的存在會降低另一種疾病發生的風險,例如癌症和亨丁頓舞蹈症。這些正負相關的交互作用,複雜地影響著疾病的發展和進程。

亞組關聯性,邁向更精準的個人化醫療

研究也發現,疾病之間的關聯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存在特定亞組的關聯性。這意味著,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不同的患者亞組也可能與其他疾病有不同的關聯性。這項發現突顯了個人化醫療的重要性,未來可根據患者的分子特徵和亞組分類,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開放網絡資源,促進科學合作與交流

BSC 科學團隊建立了一個開放的網絡資源平台,供公眾和科學界使用。該平台允許使用者以互動方式探索眾多疾病之間的正負相關性,以及每個關聯背後的可能分子機制。這項舉措有助於促進科學合作與交流,加速疾病研究的進展。

整合臨床和基因組資訊,開啟疾病研究新篇章

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於解釋數十年來觀察到的臨床現象,也為預測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以及以更具預防性和個人化方式調整治療方法開闢了新的途徑。它強調了整合臨床和基因組資訊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潛力,不再將疾病視為孤立的個體,而是視為由其潛在分子特徵相互連接的系統的一部分。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這項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基於基因表達數據,未來需要整合更多不同層次的分子數據,例如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疾病之間的關聯。此外,研究樣本的數量和多樣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普適性。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為我們理解疾病的複雜性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疾病研究和臨床應用指明了新的方向。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發展,相信我們能夠更精準地預測、診斷和治療疾病,最終實現精準醫療的目標。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The formatted date is: September 2,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新竹市政府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其生育權,昨天(1日)起,與中央同步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鎖定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提供每人終生兩次的取卵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希望能幫助癌友在完成治療後,實現為人父母的願望。

乳癌、血液癌年輕化 竹市配合中央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至2022年間,新竹市20至39歲女性乳癌發生率高於全國平均,而同齡層的血癌發生率則與全國相當,顯示年輕族群的罹癌情況不容忽視。

有鑑於癌症治療可能影響生殖功能,市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與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及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合作,提供市民溫暖的健康支持服務。

方案內容與補助金額

補助對象:18至40歲,且被診斷為乳癌或血液癌的本國籍患者。

補助項目:提供每人終生2次的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

補助金額

女性:每次取卵療程補助上限7萬元。

男性:每次取精處置保存補助上限8000元。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在治療前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生育保存對癌症治療的影響,確保在保有生育希望的同時,也能順利完成治療,以健康為基礎迎接精彩的人生。

不同於「凍卵補助」 守護市民生育自主權

衛生局特別說明,「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是針對癌症病友,而新竹市原有的「祝你好孕凍卵補助」則是針對健康女性。兩項補助對象雖不同,但同樣旨在守護市民的生育自主權。民眾切記,兩項補助不可重複申請。

市民若有相關需求,可前往新竹馬偕醫院諮詢或撥打衛福部國健署人工生殖諮詢專線:02-25580900,獲取即時服務。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新聞雲]記者 張浩宇/花蓮報導

為強化花東地區心血管急重症醫療量能,健全在地醫療照護體系,國軍花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於今(1)日上午正式啟用。縣長徐榛蔚出席典禮,與中央及地方貴賓共同見證這一項守護軍民健康的重要里程碑。

啟用典禮貴賓雲集,包括國防部軍備副部長鍾樹明、立法委員林憶君、立法委員傅崐萁花蓮辦公室主任柏江生、國防院戰略諮詢委員王信龍、前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徐衍璞、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廖敏策、花防部指揮官參謀長縢運隆、空軍第五聯隊聯隊長胡中華、花蓮國軍醫院院長詹正雄、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中央健保署組長黃兆杰、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花蓮縣醫師公會總幹事吳采勳,以及江洱耳鼻喉科診所院長江躍辰等,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縣長徐榛蔚致詞時表示,花蓮縣的醫療體系涵蓋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診所與專科醫院,但長期面臨醫療資源過度集中於北部、中南區資源不足的困境。花蓮縣政府積極與縣內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攜手合作,透過巡迴醫療與跨院所合作,從山區到沿海,致力推動區域醫療均衡發展。此次心臟血管中心的成立,不僅強化花東整體醫療能量,更讓專業醫師在完善設備支持下,能夠如虎添翼,提供病患更即時、完整的照護。

縣長徐榛蔚特別感謝國防部將心臟血管中心設置於花蓮,展現對地方醫療平權與公益正義的重視,也感謝國軍長期守護軍民健康,並肯定國防部內部多方努力與堅持,讓花蓮在已有慈濟醫學中心、燒燙傷中心的基礎上,再添一座具國家級水準的醫療能量。縣長徐榛蔚並特別致謝國防院王信龍將軍、徐衍璞前副部長,以及現任與歷任將領的支持與努力,讓心臟血管中心順利落成。

同時,縣長徐榛蔚也感謝立法委員林憶君於國防委員會爭取相關預算與監督,支持地方醫療發展,讓縣民能享有更完善的健康保障。縣長徐榛蔚強調,花蓮縣政府將持續推動醫療資源整合,深化中央與地方合作,攜手打造花東成為具備完整急重症醫療能量的健康家園。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高雄市立岡山醫院25週年院慶活動,今(31)日上午在壽天國小校園熱鬧登場。(岡山醫院提供)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高雄市立岡山醫院由秀傳醫療體系接辦屆滿25週年,今(31)日上午特別選在壽天國小舉辦院慶活動,邀請社區民眾、院內醫護人員及各界嘉賓共同歡慶,場面熱鬧非凡。

原為高雄縣立岡山醫院,1952年由前省議員吳瑞泰籌組,後因院方經營不善,縣府改為公辦民營,2000年起委由彰化秀傳醫療體系接辦,由於經營績效備受肯定,分別於2007年、2016年再度續約,2016年秀傳並投入1.5億元經費重新改建,強化結構安全及擴充醫療空間,提供北高雄民眾更友善、安全的就醫環境,秀傳醫療1988年接辦台南市立醫院時,即開創全國首家公辦民營醫院先例。

去(2024)年11月「高雄秀傳紀念醫院」熱鬧開張,成為全國首家進駐高雄科學園區的醫院,提供約700張床位醫療服務南台南及北高雄民眾。

今天岡山醫院25週年院慶活動熱鬧滾滾, 有社區表演、衛教闖關、公益展攤、異國美食攤位及抽獎活動,融合醫療專業、健康教育與在地情感,現場有如一場嘉年華會,包括秀傳醫療體系南部院區總院長蔡良敏、高秀醫院院長吳明和、名譽院長趙昭欽及立委邱志偉、林岱樺、柯志恩等人均出席盛會。

岡醫院長于慶龍致詞表示,岡醫創立以來,始終秉持「專業醫療、社區共榮」理念,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品質、更新醫療設備,並推動社區健康促進,他強調,醫療服務核心不僅在於專業技術的展現,更在於人文關懷與團隊協作的力量,期許團隊共同打造「病人安心、家屬放心、社區信任」的優質醫療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台灣棒球捷報頻傳!台北市東園國小以 7 比 0 橫掃美國隊,為台灣拿下睽違 29 年的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聯盟總冠軍;另外,台灣也勇奪世界棒球 12 強冠軍,並成功晉級明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讓全台再度掀起棒球狂熱!在這股全民運動能量下,8 月 29 日澄清湖球場湧入數千名球迷,共同迎來「高醫主題日」。滿場歡呼聲中,高醫體系更號召數百位員工與眷屬進場應援,展現強大凝聚力與無限活力,用行動與球迷一同體驗棒球魅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辦單位特別安排的「雙開球組合」,包括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陳建志董事長、高雄醫學大學林志隆副校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戴嘉言副院長以及高雄醫學大學主任秘書黃書鴻等體系首長全都換上台鋼訂製的棒球勁裝登場開球,平日身穿白袍的醫師們在球場上的專業架式成為全場焦點,更展現了高醫團隊的熱情與活力。

除了熱血開球,場邊活動同樣精采,高醫設置 InBody 與科技體適能檢測攤位,提供到場觀賽的球迷免費健康檢測,讓大家在享受比賽熱血氛圍之餘也能兼顧健康,更期望提升民眾運動知能,並將專業運動知識落實於社區,以達到全民運動、健康台灣的目標。

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在「健康台灣」的國家政策下,積極推動全民運動,更以守護運動員的健康為使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今年初再度與職棒台鋼雄鷹 (TSG HAWKS) 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展開全面合作,不僅為台鋼雄鷹教練團、全體球員及啦啦隊安排至高醫岡山醫院進行完整的健康檢查,高醫體系更成立專業運動醫療團隊在場內外隨時守護球員健康,成為台鋼力拚總冠軍的強力後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鋼雄鷹近期簽下的選秀狀元韋宏亮,正是高醫骨科部周伯禧部長親手完成韌帶重建手術(Tommy John手術)的選手,周部長也特別到場關心,看到韋宏亮恢復狀況極佳十分開心,更期待他能成為台鋼邁向總冠軍的重要拼圖。

高醫戴嘉言副院長表示,高醫體系長期推動企業ESG,不僅重視員工身心健康,也積極舉辦多元運動賽事與家庭日活動,協助同仁在繁忙的醫務工作中找到平衡,能以最佳的身心靈狀態提升醫療品質,守護全民健康。高醫主題日不僅是一場棒球盛會,更是高醫以實際行動落實幸福企業理念的最佳展現。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