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針掀起減重熱潮,營養師提醒,仍要留意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以免停針後復胖速度會很快。(示意圖/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瘦瘦針」掀起減重熱潮,減重營養師姚蘊珈表示,瘦瘦針的原理是模擬腸道激素GLP-1(類升糖素胜肽-1),藉由延緩胃排空、抑制食慾與穩定血糖,幫助減少食物攝取並延長飽足感,進而達到減重效果。但營養師提醒,瘦瘦針並非萬靈丹,若許多人誤以為「打了就不餓、不吃就會瘦」,一旦只靠少吃,未建立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停針後復胖速度會非常快。
目前常見的瘦瘦針成分包括,Semaglutide(週纖達、胰妥善)、Liraglutide(善纖達)、Tirzepatide(猛健樂),姚蘊珈說明,需每日或每週注射,使用前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個人健康狀況與適應性,避免自行施打。
姚蘊珈提到,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腹瀉、食慾不振、嘔吐、便秘、消化不良等,目前尚無足夠人類長期數據,臨床仍持續觀察其安全性與適用性。此外,動物實驗顯示 Tirzepatide 可能增加甲狀腺C細胞腫瘤風險。
姚蘊珈說,過去瘦瘦針多用於BMI超過30的肥胖者,如今使用族群逐漸擴大,診所門診中常見為追求理想體態而施打的多元族群。
姚蘊珈提醒,BMI接近標準者,若未妥善補充營養,反而容易造成肌肉與骨質流失。營養師說明,這類族群本身肌肉量更是珍貴,假設施打後食慾下降、飲食攝取量不足,不僅蛋白質攝取不夠,碳水與脂肪也可能過低,失去「節省蛋白質作用」,無法有效保留肌肉組織,甚至導致身體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
姚蘊珈提到,碳水與脂肪並非減重的敵人,適度攝取能幫助保留蛋白質,避免代謝下降。
胃口小要聰明吃 並非躺著就健康瘦
面對施打後食量變小的挑戰,姚蘊珈建議,可選擇「體積小但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來補足蛋白質,如比起一般豆漿、嫩豆腐這些水分含量較高的食物來說,選擇濃豆漿、豆乾、板豆腐等體積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更適合食量有限時,可補充營養。
姚蘊珈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打了就不餓、不吃就會瘦」,但忽略均衡營養進食與肌肉維持的重要性。而施打期間飲食高油高糖,不僅無法達到減重效果,還可能傷害腸道菌相,增加身體負擔。
姚蘊珈說,減重不能只靠少吃,還需要建立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否則停針後復胖速度會非常快。
姚蘊珈說明,運動的目的除了消耗熱量,更是幫助維持肌肉與穩定代謝。尤其在食量減少的情況下,重量訓練能減少肌肉流失,讓身體保留足夠的肌肉量。營養師建議,採取彈性策略,平日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偶爾也能享受美食,避免讓飲食與運動成為壓力,才能走得長遠。
姚蘊珈分享臨床觀察,有些人非常認真執行減重計畫,每週運動3至5次,飲食也嚴格控管,蛋白質攝取充足,但過度避開油脂與碳水,造成營養不均衡,減脂效果反而有限。她提醒,減重的重點並非體重數字的起伏,而在於身體機能是否改善、生活習慣是否穩定。
相關新聞
網紅醫減重手術涉害2命!遭廢照 專家曝安全瘦身關鍵
七夕過節「親密互動」能降血脂? 減重醫曝關鍵 傳授4招約會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