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生育希望 竹市推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最高7萬元 – 客新聞 HakkaNews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新竹市政府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其生育權,昨天(1日)起,與中央同步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鎖定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提供每人終生兩次的取卵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希望能幫助癌友在完成治療後,實現為人父母的願望。

乳癌、血液癌年輕化 竹市配合中央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至2022年間,新竹市20至39歲女性乳癌發生率高於全國平均,而同齡層的血癌發生率則與全國相當,顯示年輕族群的罹癌情況不容忽視。

有鑑於癌症治療可能影響生殖功能,市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與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及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合作,提供市民溫暖的健康支持服務。

方案內容與補助金額

補助對象:18至40歲,且被診斷為乳癌或血液癌的本國籍患者。

補助項目:提供每人終生2次的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

補助金額

女性:每次取卵療程補助上限7萬元。

男性:每次取精處置保存補助上限8000元。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在治療前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生育保存對癌症治療的影響,確保在保有生育希望的同時,也能順利完成治療,以健康為基礎迎接精彩的人生。

不同於「凍卵補助」 守護市民生育自主權

衛生局特別說明,「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是針對癌症病友,而新竹市原有的「祝你好孕凍卵補助」則是針對健康女性。兩項補助對象雖不同,但同樣旨在守護市民的生育自主權。民眾切記,兩項補助不可重複申請。

市民若有相關需求,可前往新竹馬偕醫院諮詢或撥打衛福部國健署人工生殖諮詢專線:02-25580900,獲取即時服務。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長庚醫學周聚焦癌症醫療…推動AI精準篩檢 實現「健康台灣」 | 生活新聞 | 生活

台大首代「直美」醫師陳璿丞的崎嶇路──曾在醫界歧視鏈最底層,重新面對自我實現的內心呼喚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影/中醫大附醫攜手世展會守護女孩權益 張艾嘉盼醫療與教育帶來希望與改變 – 社會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